‌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‌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9号,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、声名最著、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。该公墓始建于1949年12月,选址于八宝山南麓,西长安街北侧,占地150亩。‌

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建设起来的。1949年12月,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市委、市人民政府筹建一处公墓,以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。经过多次勘查,最终选定了环境优美、交通便利的八宝山作为公墓地址。1950年,北京市政府将八宝山护国寺改建成公墓,并命名为“北京市革命公墓”,主要用于安葬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、民主党派领导人、爱国民主人士、著名科学家、文学家、高级工程技术人员、革命烈士、国际友人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。

八宝山革命公墓不仅是安葬革命先烈的场所,还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。1996年12月,革命公墓被市政府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2007年5月,被中宣部列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每年清明节,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祭扫革命先辈,缅怀先烈,激励后人。

八宝山革命公墓内安葬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,包括朱德、董必武、彭德怀、任弼时等党和国家领导人,以及贺龙等开国元勋。此外,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骨灰也葬于此公墓,其墓碑由丈夫梁思成设计。

八宝山革命公墓提供多项便民利民措施,如免费发放菊花、骨灰暂存服务等。2024年清明节期间,革命公墓创新开展“数字赋能”惠民便民服务,新增触摸屏为家属提供政策查询与服务展示平台,新增墓区智能安全巡查机器人等。